将您喜爱的书籍转换为有声读物。上传、转换并聆听您的个人有声书库。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情感与情绪是我们先前所说的性格特征的强化形式。情绪表现为突然的释放(在有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迫不得已的压力下),像性格特征一样,它们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可以称它们为精神活动,它们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情感并不是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它们产生于与个体的既定生活方式和个体的预定行为模式相适应的地方。人之所以产生情感,是因为他想改变自己的处境…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 开朗 我们已经指出,通过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以及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可以轻易地测出他的社会感。能给他人带去快乐,这种天分会使一个人变得更引人关注。快乐的人更容易接近他人,我们认为他们在情感上更富有同情心。我们好像直觉地认为,这些性格特征是社会感更为强烈的标志。有些人看起来很快乐,他们从不垂头丧气、忧心忡…
第十一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那些并不公开敌视人类但给人以敌意的离群索居印象的性格特征,也许可以被归入非攻击型性格特征中。它们看起来好像是敌意之河被改了道,让我们觉得好像心灵在绕道蜿蜒而行。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从未伤害过他人但是远离生活、远离人类、避免一切接触而且因为离群索居而无法与其他人合作的人。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生活中的任务只能在共同工作中才能解…
第十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虚荣与野心 一旦个体对认可的追求占了上风,其精神生活就会出现一种更紧张的状态。结果,对个体来说,权力和优势地位目标变得越发明显,他会用更紧张、更激烈的行动追求这个目标,他的生活会成为对巨大胜利的期待。这样的个体丧失了现实感,因为他与生活失去了联系,一直在忙着思索别人对他持什么看法,总是关心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他的行动自由受到了极…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第九章 总论 性格的本质和起源 我们所说的性格特征,是努力使自己适应其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个体的一些具体表现模式的显现。性格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只有在我们考虑个体与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才会谈到性格特征。所以,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到底是什么性格,几乎没什么意义。性格是一种精神态度,它是个体与所处的环境…
第八章 家庭格局 我们经常提醒大家注意这个事实:在对一个人做出评判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他的成长环境。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通常,在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事实对人进行分类,我们能识别出这个人是家里的老大、独生子,还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等。 人们好像一直都知道,最小的孩子通常属于特殊的一类。这一点在无数的神话故事、传奇故事、《…
第七章 性别 两性差异和劳动分工 从先前的考察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两种大的倾向控制着人的一切精神现象。这两种倾向,即社会感以及个体对权力和支配地位的争取,影响着所有的人类活动,并影响着每个个体在争取安全感过程中的态度,影响着他在实现人生三大挑战——爱、工作以及社会过程中的态度。如果我们想理解人类精神,我们就不得不对人的精神现象做出判断的时候,使自己习惯于…
第六章 为生活所做的准备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之一是,所有的精神现象都可以被理解为为了某个具体目标而做的准备。在前面已经描述过的精神生活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未来而不断做出的准备。在未来,个体的所有愿望好像都可以得到实现。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经验,我们所有人都必然会经历这个过程。所有提及理想化未来的神话、传奇故事和英雄传说都与此有关。在所有宗教中,我们…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获得认可 童年早期的情形 我们现在已有充分的准备来承认这个事实,即与那些从小就享有生之快乐的孩子相比,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几乎可以将这视为一条法则:生来就有器官缺陷的孩子早早就卷入到了生存斗争中,而这常常会扼杀他们的社会感。他们对适应他人没有兴趣,而是将全副心思都放在自己以及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宇宙的结构 由于每个人都必须适应环境,所以他的心理机制便具有接受外部世界印记的能力。此外,心理机制还根据对世界的确切理解,沿着童年早期就形成的某种理想化的行为模式路线,追求某个明确的目标。虽然我们无法用清楚、准确的术语表达对宇宙的这种理解以及这个目标,但是,我们可以视其为一种萦绕不去的气息,与其对应的则是一种欠缺感。只有在有了固…